5月20日下午,2023年广州科技活动周暨格致论道·湾区第22期在广州黄埔区举办。本次讲坛以“智慧的选择”为主题,从人脸识别到深潜器设计,从纳米测汞到无刺鱼改良,从动物行为进化到食肉动物群落研究,6位嘉宾分享了科研攻关故事。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科技局主办,广州物联网研究院承办,广州市黄埔区科学技术局、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广州市黄埔区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广州市玉岩中学协办。格致论道创始人肖云表示,希望通过科学传播工作,把科学精神和方法传递给公众。市民温先生特意带孩子来听,希望在孩子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
朱翔昱:三维人脸重建解决侧脸识人难题
(相关资料图)
如果仅有一侧脸可见,人脸能否被精准识别?“如果能根据任意一张人脸图片生成正面无表情的图片,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科学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朱翔昱说。
朱翔昱及其团队花了近10年的时间,研发出全姿态三维人脸重建及校正算法,一方面通过合成分析法生成逼真的三维人脸,另一方面训练神经网络使其自动学习,提升人脸生成速度。通过重建三维人脸,在三维空间对人脸照片进行转正并重新成像,生成出逼真的人脸。朱翔昱表示,未来可以通过人脸测算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等,人工智能会变得更人性化。
马英杰:新型钛合金助力万米载人深潜
2020年11月,“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成功下潜10909米海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同时将3人带到海洋最深处。
经过12年的不断优化和上千次的测试,马英杰研究员所在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钛合金团队自主研制了新型钛合金,成功铸造“奋斗者”号载人球舱。目前“奋斗者”号深潜器已实现数十次万米下潜,我国已成为万米下潜次数和人数最多的国家。“载人舱研制借助了全国多个科研单位的力量,从材料制备、锻造、焊接到成型,带动了国内整个钛工业的发展,真的‘钛’强大!”
唐业忠:动物反常行为背后是大脑的选择
动物经常会做出一些反常行为,如“飞蛾扑火”“大象醉酒”。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唐业忠,对这些行为的适应意义进行了长期的思考。
他有次听到一种理论,即神经系统内部广泛存在竞争关系。如用作存储信息的神经元网络,由神经元通过化学突触构成的,有刺激时突触得到加强,而无刺激时突触衰减。这些刺激表现为无目的性、随机性或偶然性。如作为夜行性动物的飞蛾,其视觉网络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一旦有光就会扑上去。唐业忠原创性提出神经网络“间接选择”理论,其对幼儿教育也有启示。他认为,应对儿童大脑进行全方位的刺激,而不是过早地开始单一的算数和习字。
此外,北京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姚蒙为大家讲解了高原食肉动物进食法则,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陈佩佩科普了探汞纳米传感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高泽霞则分享了通过调控基因让鱼“有刺”变“无刺”的奥秘。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中公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8 联系邮箱:5855973@qq.com